阜南柳編:歷史悠久 底蘊深厚 |
編輯:西安敏晨化工有限公司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阜南柳編:歷史悠久 底蘊深厚 |
杞柳是我國最古老的種植作物之一,《詩經》中就有“無折我樹杞”的詩句。阜陽市轄區(qū)的阜南黃崗有豐富的杞柳資源。早在明清時期,這里的人們就從事柳編生產。柳編作為傳統(tǒng)的手工藝產品,因其自然雅致、美觀實用的特點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。
阜南縣杞柳種植可上溯千年,編織歷史亦達500多年,阜南縣沿淮河、洪河、陶孜河有20多萬畝低洼地,水資源豐富,自古盛產杞柳,據(jù)明正德《潁州志》記載,“淮蒙盛產荊(注:杞柳),采伐加工,潔白如玉,堅韌如藤”?!陡纺峡h志》也說“生產柳編產品已有500年歷史”。當?shù)匕傩帐来鄠?,家家戶戶、男女老幼均會操作,能工巧匠代有新人,傳統(tǒng)上主要生產笆斗、簸箕、籮、箱包等生產生活用品。 解放前,每逢農歷3月28日,就有地方一些商界的知名人士出面組織召開廟會的習俗,目的是擴大柳編原材料和柳編產品的交易。解放后,定名為“黃崗柳編物資交流會”。進入21世紀又更名為“黃崗柳編文化藝術節(jié)”。黃崗鎮(zhèn)因此成了全國聞名的柳編產品集散地,黃崗鎮(zhèn)專門設立了“柳編一條街”,作為固定的柳編交易市場。 50年代初,黃崗成立了柳編生產合作社,柳編產品也進行了創(chuàng)新,增加花籃、洗衣籃、面包籃等幾十種新產品。1972年就曾出口380件一萬多只柳編產品,到1980年達到6100件18.3萬只,產品主要銷往日本、法國、英國、美國、意大利等地。 改革開放后,阜南一些鄉(xiāng)鎮(zhèn)成立了柳編工藝廠,柳編產品花樣更多,無污染、無公害的柳編產品在國內外市場走俏,逐步形成了特色規(guī)模產業(yè)。 阜南縣地處沿淮行蓄洪區(qū),有20多萬畝河灘洼地適宜杞柳生長,大力發(fā)展柳編產業(yè)是規(guī)避水災、趨利避害的有效途徑。2001年阜南縣被國家林業(yè)局命名為“中國杞柳之鄉(xiāng)”,享有“中國杞柳在安徽,安徽杞柳在阜南”之美譽。阜南杞柳品質好,具有皮薄、柔韌、潔白、心實節(jié)少、精細均勻、著色力強等特點,品質明顯優(yōu)于其他地區(qū)的柳條,適合編制各種精巧的柳編工藝品,用其制作的柳編工藝品,色澤靚麗、美觀大方、古樸自然。 |
上一條:和韓國人做生意應知道的常識 | 下一條:郵票市場啟動第四波行情 |